从今年2月10日住进唐山市中心医院,至今已经过去7个月了。在重症监护室里,韩东海的妻子倪淑敏静静地躺在病床上。9月3日下午,探视的时间又到了,72岁的韩东海已早早等候在病房外。在护士的引领下,他穿上全套探视装备,来到妻子病床前,在他的呼唤和安抚下,倪淑敏转了转眼珠。“她知道我来看她了!”韩东海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爱如磐石 责任如山
1979年与韩东海结婚时,倪淑敏就患有肾炎,2002年发展为尿毒症。自此,韩东海就走上了为妻子治病的艰难历程。
严重的肾病和对尿毒症治疗的副作用,导致倪淑敏的身体机能急骤下降,各种并发症接踵而来。她还经常发烧、摔倒,有时摔倒会骨折,光是肋骨就折过5根、腰椎3段骨折、尾骨脱臼。小女儿从记事时起,就看到爸爸每天像陀螺一样“旋转”。妈妈总是反复住院、出院。每次住院,爸爸都在医院里陪护她。“2002年那会儿,我妈得尿毒症住进工人医院,我爷爷因肺癌晚期住在人民医院,我爸在两家医院之间来回穿梭。我爸每天还要回家照顾我们姐俩,实在是太难了!”
据韩东海的小女儿介绍,自2002年起,韩东海就没享受过一天安稳日子,为了给妻子治病,他跑遍了唐山和北京各大医院。每天,一边为病床上的妻子按摩、喂饭、接屎接尿;一边拼命干活赚钱,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;一边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。为了维持这个家,韩东海什么苦都吃过,他打过零工、卖过鞋、养过鸡、送过货。这样的生活,他坚持了整整23年。
守护生命 不离不弃
韩东海的付出有目共睹。他的表妹对这个大哥十分敬佩:“坚持23年给嫂子治病,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这么多年,无论多难,我哥从没想过要离开这个家,他坚强得就像铁打的。”
面对倪淑敏的危重病情,周围好多人劝韩东海:“别再坚持了,什么时候是个头啊! ”可韩东海却斩钉截铁:“我不能撒手不管!”他对主治医生付玉红说:“倪淑敏是我一辈子的好媳妇儿。23年漫长的日子,我没有想过要放弃一个男人该负的责任。我虽然不是有钱人,但我愿意用后半生全部余热为我的爱妻付出!”
韩东海的执着感动了所有人,一位医生对他说:“我们看到的病人太多了,有些家属当场就把病人扔在医院不管了。而您在我们都认为大姨的病没有希望的情况下,还要坚持再试一试。您对大姨的态度,让我们既羡慕又佩服。”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们给他承诺:“您不放弃,我们就会继续全力以赴!”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韩东海的坚持再一次换来奇迹,就在记者截稿时,韩东海发来消息:他媳妇身体情况稳定,医生说可以从重症监护室出来,回普通病房了。
感恩国家 感谢恩人
一个尿毒症患者,何以能够维持生命23年,至今仍然在世?对于这个奇迹,韩东海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付出,而是党和政府的恩情和医护工作者们的奉献。他真诚地说:“我媳妇能活到今天,那可不是我的功劳,是咱们国家的医保好政策做保障,是成百上千医护人员日复一日地治疗与护理的结果呀!”
谈到感恩,韩东海有些激动。他说,这些年,他要感谢的人太多了。“从2023年8月到现在,我媳妇一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,多次进入重症监护室和ICU抢救。她的病情危重后,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经上会研究,决定把她安排进市中心医院综合内科。”韩东海说,这些年来,他媳妇的病得到过很多专家的诊治,有北京宣武医院、朝阳医院、中日友好医院、301医院、309医院五家医院的联合专家会诊,有秦皇岛卓众医院的裴向克主任,弘慈医院的尹主任、闫主任的长年跟踪,定期做诊断、下医嘱。现如今,市中心医院的付玉红大夫带领医护团队不分昼夜地抢救与治疗,再次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对此,韩东海发自肺腑地感激道:“在我和我媳妇的生命中,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恩人,我会永远记在心里。”
大爱无疆 照亮人心
韩东海的经历让很多人唏嘘不已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,有些人甚至不理解他这份对家庭的执着付出。然而,了解韩东海的人都知道,他的内心是一团火,是满腔的爱。这团火、这份爱,发自心底,无有疆界。韩东海不仅是一位孝敬的儿子、深情的丈夫、慈爱的父亲,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公益爱心人士。”自20世纪70年代韩东海任唐钢车间班组长期间,他就时常资助困难同事。1997年内退创业后,他持续资助贫困学生。作为唐山市开平区妇女儿童慈爱协会副会长、孝行天下唐山市志愿者团队负责人,韩东海还长期照顾着一位地震截瘫老人,帮她寻医治病,为她购买日常用品,让老人的生活多了几分欢乐。
公益路上,韩东海无怨无悔,那朵“公益之花”已深深扎根到他的生命之中。2018年至2024年,他连续七年被唐山市开平区妇联评为开平区“爱心大使”。2021年,被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评为2020年度“最美公益人”。
记者 范圣英